三航局承建的上海临港新城东港区共用码头二期工程主体竣工
网讯 1月31日,跟着码头区域最终一段面层混凝土浇筑完结,三航局承建的新城东港区共用码头二期工程(水域部分)项目全体的结构悉数完结,为项目全体交给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港码头二期工程坐落已建一期码头西侧,芦潮港车客渡码头和上海电气重件码头之间,用海面积约55.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共设置2个7万吨级(GT)滚装泊位,首要新建包含长740米、宽60米的轿车滚装码头和长968米、宽18米的引桥各一座,并同步施行港池疏浚、防撞设备、电气等配套工程。
在前期准备阶段,项目部便安排办理、技术人员联合业主紧抓作业班组执行、行政手续批阅等作业,精心铺排并执行好各阶段的人力、机械设备、物资、进展及资金供给方案,各道工序有序联接,做到开工即能跑步进场。
二期工程于2023年头正式开工,工期只要一年。因为施工水域气候、风波、潮汐等各种坏因交错,项目实践有用作业时刻缺乏一半,风波条件最差时一个月只要10天可进行水上作业。加之周边码头“轿车滚装、工业重大件、生果冷链”三大事务日常运营,邻近航道船只频频交游,码头装卸作业继续不断,为工程现场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为了处理工期压力,项目部专门分配3艘打桩船进场作业,在白日正常赶潮水作业的基础上,添加夜间沉桩施工。在项目部和各协作单位的紧密配合下,现场沉桩速度从原先每船每日1至2根,提升到每船每日7至8根,顶峰期单船每日可沉桩11根。项目团队用沉桩“加速度”跑出了施工高功率,上一年11月1720根PHC管桩沉桩作业悉数如期完结。
针对码头上部结构预制构件装置进展缓慢问题,项目部创造性地将原先传统的水上装置改为陆上装置,经过优化作业环境,完全躲避海域风波这一坏因。项目部使用陆上吊机将预先制造的构件一段段向前铺设,现场控制难度大幅度下降,装置功率及精准度大幅度进步,顶峰时一天能装置30至35块面板。一起,因现场无需投入起重船等大型船机设备,不只减少了对其他施工船只进进场的影响,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整体装置费用。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新片区南港码头滚装轿车年吞吐量估计超越200万辆,对进一步加速我国国产轿车品牌“产、运、销”一体化开展脚步,助力上海港打造国际滚装榜首大港具有极端重大意义,也为国产品牌轿车加大油门驶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供给了强有力的保证。(丁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