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桥梁 既“身强体壮”又“聪明过人”
中国已建桥梁达100多万座,其中许多桥梁已步入“中老年”。这些“中老年”桥梁如何养护?跨越外海、深山、深谷的桥梁,又该如何破解建设难题?
在东南大学桥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该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桥梁工程专家张喜刚介绍,当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前10的各类型桥梁中,中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不过,张喜刚认为,我国在桥梁的基础研究、材料性能、建造技术、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
张喜刚从事桥梁设计工作多年,主持过多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见证了中国桥梁建设的突飞猛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他说:“中国已经是世界桥梁大国,正在向桥梁强国迈进,尤其是大跨径斜拉桥和拱桥,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张喜刚认为:“中国桥梁行业急需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未来桥梁建设将向外海、深山峡谷以及高原山区拓展。这些地区的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还有各种自然灾害的袭扰,桥梁建设环境复杂、建设难度更大,有很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这也是世界所有国家桥梁工程发展的难题。”
那些跨越高山大海,让天堑变通途的既有桥梁,也面临新的问题。张喜刚表示,中国现代桥梁总数超过100万座,但不少早期建设的桥,受制于当时的建设理念、技术水平、质量控制、建设队伍等因素,质量和品质并不是很好,所以使用20多年后就开始有“病害”了,现在不少桥梁已经到了“中老年”,约有1/7左右的桥成为危桥。“如何保障桥梁的安全,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置大桥的“病害”,怎么维持、提升桥梁的性能,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外的桥梁建设也没能很好解决。”张喜刚说。
他认为,目前中国桥梁领域对基础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延续性,原创性成果较少;材料技术与桥梁产业需求吻合度不高,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水平亟待提升;建造技术、设计技术面临变革,专业软件亟待国产化,智能建造水平有待提升;监测精度及稳定性有待提升,智能信息技术探讨研究应用不足;多学科融合的智能桥梁学科体系尚未建立。
在张喜刚看来,安全、智能、绿色是中国桥梁高水平发展的方向,而智能是桥梁工程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则是智能桥梁的三大要素。
“工业化能轻松实现桥梁快速制造,稳定质量;信息化则可以对桥梁实时监测,动态管控;智能化则能轻松实现科学建造和智能决策。”张喜刚说。
他所说的智能化包括智能设计、智能建造、智能管养、智能使用。他举了个例子,传统桥梁设计依靠工程师的经验和工人的现场施工,而凭借全新智能化的流程和平台,大桥可以在数字化建模后,在工厂由机器加工生产构件、由施工装备现场拼装。大桥设计施工的全过程数字档案,可以交给管养团队结合后期桥梁监测数据,给大桥做体检,怎么养护,何时养护,需要多大投入,都可以智能化管理。
对此,东南大学桥梁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桥梁结构安全、智能建养的研究,聚焦桥梁新材料及组合结构、桥梁新型基础、桥梁动力灾变及安全控制、桥梁智能建造、桥梁智能监测及管养等桥梁工程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多学科共建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金 凤 俞佳宁)
在《自然·电子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塞姆龙芯片展示出显著的能效提升,其实现了超过3500TOPS/W(每瓦每秒万亿次运算)的卓越能效,超越现存技术35倍至300倍。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会导致人体组织忽然出现肿胀,对面部或喉咙等部位有影响。
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入研究时代发展变化,正确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立足世情、国情、社情、才情作出的人才事业总体性谋划,是人才工作、人才发展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的有机统一。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风云四号03批气象卫星研制工作日前真正开始启动。风云四号03批气象卫星包括D星、E星、F星三颗卫星,将在02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应用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提高观测精度和定量化应用水平。
我国西南地区记录了二叠纪末陆地生物大灭绝的发生过程,是研究低纬度地区陆相生物大灭绝的理想地区。”沈树忠表示,当今地球正经历快速升温趋势,需要非常关注两极地区陆地ECO的变化情况。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加密会商调度频次,联合中国气象局分析研判雨雪冰冻天气形势,点对点调度重点省份,针对性部署防范应对工作。要加强次生灾害防范应对、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力量、物资、装备等预置布防,高效抢险救援救灾,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月1日,跨径600米的世界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建成通车。大桥位于广西河池市天峨县红水河流域龙滩电站水库库区,全长2488.55米,大桥建成通车标志着南天高速全线贯通,南丹县至天峨下老乡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左右。
2月1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冰冻橙色预警,这是自2010年我国设立冰冻预警标准以来发布的最高级别冰冻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今年这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维持的时间、低温强度、冰冻范围尚不及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过程,但将是2009年以来冬季最强。
纵观2023年,尽管英伟达等企业股价暴涨让行业看到复苏的希望,但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放慢、高通胀和高利率仍加剧并延长了全球半导体库存调整周期。
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水平发展
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指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3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预计达12.8亿人次,实现稳中有增,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渐增强。透过数据看活力,这一张张实干担当的成绩单,正是中医药振兴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写照。
近日,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濒危牛种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实现人工繁殖,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西藏濒危牛。
这款游戏由创梦天地自主研发,凭借其独特的射击玩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了玩家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在国际舞台引发广泛关注。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证明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可注入性良好,单井注入流量超24.3立方米/小时。
每年冬季来临时,“追着太阳跑”的育种工作者往往会如候鸟一般跨越千里,来到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划》以基地建设规划为基础,从增加南繁科研用地、提升育种平台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创新种业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南繁进一步提档升级。
1月30日,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八次全员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科协书记处套开扩大会议,就深刻领会党中央要求、贯彻全委会部署、深化科协改革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