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巡礼⑧: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怀远县段)
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安徽省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设(怀远实施段)工程怀远县境内建设的是荆山湖行蓄洪区,它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削减淮河干流洪峰、降低河道水位、减轻上下游河段防洪压力、保障淮河流域防洪安全等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工程实施后,完善了行蓄洪区工程和安全建设体系,保障了行蓄洪区按计划运用,提高了防汛通行的能力。
工程建设内容为:荆山湖行洪堤堤顶道路改建26.57千米、上堤路改建1.6千米;荆山湖进洪闸以上段护坡4.15千米、退洪闸以下段护坡2.98千米;护岸工程5.96千米,其中张家沟至赖歪嘴段(0+300~4+960,4660米) 、荆山湖进洪闸以上段护岸工程(0+000~1+300,1300米) ;安全监测工程等。
2021年9月27日国家发改委以《关于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农经〔2021〕1385号)批准了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2月28日安徽省水利厅以《关于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皖水规计函〔202〕93号)批准了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复概算总投资1.89亿元。
该工程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具有防洪、生态、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效益。通过工程建设完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能够准确的看出,本工程在保障河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都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避免河流岸坡受到冲刷和侵蚀,从而保护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洪水期间,可以轻松又有效地阻挡水流,减少洪水对岸坡的破坏,防止坍塌、滑坡等现象,保障河道的行洪安全。同时,减少河床的冲刷和变形,维持河道的稳定,提高河流的行洪能力。
该工程的建设不但可以保障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结合生态措施,如绿化、湿地保护等,有效地保护河岸的生态,提高生物多样性。此外,还能改善河流的水质,减少水体污染,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而且工程建设能够给大家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工程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长远来看,工程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保护沿岸的农田、村庄和工厂等免受洪水的侵袭,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改善河流的通航条件,促进物流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常规使用的寿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工程建成后可通过蓄洪、分洪、泄洪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洪水流量,减轻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降低洪峰流量,缩短洪峰维持的时间,减轻洪灾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提高行蓄洪区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2022年6月10日,监理部下发开工令,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3月31日,护坡工程全部完成;堤顶道路改建完成24.8千米;格宾护岸工程完成4.36千米。完成投资15200.00万元。2023年6月,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2个合同工程通过合同工程验收。目前正在准备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
区域规划与布局成效。通过优化区域规划与布局,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充分的利用,降低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工程范围内的湿地,能调节局部气候,减轻旱涝灾害,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社会发展示范成效。行蓄洪区工程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蓄洪区内的土地,可以在非汛期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于生态旅游相结合,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方法能够适用于类似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该工程的建设在我市水利工程领域具备极其重大地位,对于全市范围内的洪水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行蓄洪区工程作为水利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并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随着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我们将逐步加强行蓄洪区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力度,提高其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建设,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效率。加大政府 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丽繁荣的社会作出贡献!
原标题:《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巡礼⑧: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怀远县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