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江地道工程迎来新节点 地铁12号线掘至长江最深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李晓琴 通讯员杨启 江忠华)11月28日,穿越长江间隔最长的地铁地道——武汉地铁12号线丹科区间的大盾构顺畅抵达长江最深处。这标志着越江地道工程迎来新的节点,盾构机由“下坡顶进”变为“俯首推动”。
武汉地铁12号线科普公园站至丹水池站区间,坐落二七长江大桥下流。地道长4012米,为单洞双线。其间,穿越江面宽度约2160米,盾构机开挖直径12.55米,最大埋深45.5米。工程由武汉地铁集团、我国铁建出资集团参加出资建造办理,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
武汉地铁业主代表周珣介绍,丹科区间地质条件杂乱,水压大,具有“长、难、深、险”等施工特色。2022年8月,大盾构 “江城杰出号”从科普公园站始发,正式敞开“穿江之旅”。一年多来,已成功穿越武九管廊、武昌大堤、长江主航道等多处危险源。
“掘进时,地道纵向呈‘Ⅴ’形,现在已安全掘进877环,每环2米,即1754米。盾构机现已抵达‘Ⅴ’的最低点,即此次穿越长江的最深处。”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副经理孙说。最低点坐落长江水下71.4米,水土压力最大,盾构机底部最大压力到达7.2bar,相当于人的指甲盖巨细的面积要接受约7公斤的压力,安全危险不行小觑。
我国铁建出资集团总承揽部总经理安宏斌介绍,为了安全穿越长江,他们屡次约请专家到盾构现场调研,安排举行专题会。一起,引导盾构地道施工办理进入AI年代,使用长途操控中心,对盾构机进行智能长途操控,选用微扰动精准穿越技能,精准操控开挖地层沉降,保证盾构机穿越堤防、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特别施工环境时,地表沉降契合操控要求。为此,项目团队使用才智办理指挥中心做归纳管控,多措并重完成零渗漏、零错台、零超限、零沉降、零污染、零破损的“六零”方针,为盾构机平稳掘进保驾护航。
武汉地铁12号线是现在国内在建的最长地铁环线,两次穿越长江,一次穿越汉江,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科普公园站至丹水池站越江地道,衔接青山区与江岸区,建成后,从青山到江岸仅需5分钟左右,将有用缓解武汉中心城区客流压力,对加速城市要点开展区域建造、完善城市归纳交通系统具有极端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