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地下空间价值挖掘
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人防工程兼具战备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展显著,各大城市地下空间中均建设有体量较大、分布广泛的人防工程。长期以来,人防工程存在资源闲置多、开发约束多,管理难度大、公众认知弱、维护成本高等现状。其平时开发利用的不确定性较强、风险较高。
深入挖掘已建人防工程价值效益,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治理和国防动员平战结合高效保障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各部门陆续颁布法规政策,从多个角度为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提供配套政策。然而,要想充分挖掘已建人防工程的使用价值,除了有一系列政策支持之外,对于监管部门、使用人、居民群众三方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的对策。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国动(人防)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戎光科技依托深厚行业积累,融合先进理念及可靠技术,对于已建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及更新改造,推出了全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旨在大力挖掘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再利用潜力,盘活闲置地下空间。
从基于战备价值保障的开发利用、基于城市韧性治理的开发利用、基于生活质量提升的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入手,按照“前期规划、中期管理、后期评价”的阶段划分,打破协同壁垒,规范人防管理;破解核心矛盾,助力价值共创;融合科技成果,推进数字管理;坚持“平战结合”导向,防范化解预期风险,综合提升已建人防工程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战备价值。
现在一起看一下,“前期规划、中期管理、后期评价”三个阶段都一定要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这究竟会给已建人防工程带来哪些改变。
已建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引入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 创新运营管理方式,提升人防工程商业运营及公共服务吸引力,优化人防工程开发利用风险分配,解决人防工程平时维护管理在资金方面、管理上的水准上的难题,提高工程运维效率,保证人防工程在战时发挥核心作用,同时为公司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为民众带来社会效益。
根据已建人防工程的性质特点和空间开发利用的价值目标,为达到良好的运营效果,需选择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在确保设施建设和运营质量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率。运营管理的内容有人防工程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以及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收费模式等。
构建人防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人防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和智慧化手段,覆盖面向平时的开发利用审批、工程档案数字化、工程运行监测、工程维护巡检和面向战时的工程平战转换、人员紧急掩蔽等应用场景,并拓展依托人防工程的宣传教育、人防车位租赁、应急场所引导等功能,通过人防工程价值“一张图”实现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
为解决人防工程信息管理中纸质档案易丢失、信息查询困难、信息难以利用等现实问题,基于信息化手段构建人防工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将工程全生命周期资料文件依照数字化管理要求及有关标准进行一体化管理,具有安全可靠、标准一致、检索快速、统计全面的特点,实现人防工程信息呈现一张图,确保人防工程档案“底数清、情况明”。
人防工程都会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平时的开发利用和战时的防护效能。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方法,建立人防工程台账明细、远程监测手段、网格化巡检模式、维管数据库,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的维护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人防工程平时管理效能。
按照项目化管理评价思路,采用关键要素指标法建立人防工程开发使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由人防主管部门作为评价主体,人防工程使用单位作为评价对象,从人防工程开发利用项目的事前规划决策、事中运营管理、事后效益产出等全过程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人防工程使用单位的督导监管工作中。
未来戎光科技将持续推进人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谱写国防动员事业发展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