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南村镇:企业助力人防工程建设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日前,上海地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POZD新型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和项目施工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推广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上海市人防行业的技术进步及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的POZD新型复合材料还应用于青岛地铁四号线、六号线,是国内首台在地铁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新型防护设备。2022年6月24日,青岛市人防办对青岛地铁4号线沙子口站——崂山六中站区间右线POZD新型材料区间隔断防护门的启闭进行验收,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人防要求,是国内首次在地铁兼顾人防工程中成功使用POZD新型材料防护设备。”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王永胜说,在青岛、烟台等地市已完成71个人民防空工程项目。
在此之前,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还与河南省焦作市万方集团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青岛国人集团与青岛理工大学于2014年7月合作成立的企业,总投资8亿元,占地206亩,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生产车间9万平方米,研发楼1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设备100台。
企业落户南村镇,是一家以军民两用高科技新材料为主导,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属于青岛市重点项目,是青岛市“千帆计划”企业,青岛市科技局重点扶持的产、学、研示范基地。
喷涂1毫米厚的POZD材料,可减少6厘米的混凝土用量……这种“黑科技”是该企业投入重金研发的新型抗爆材料,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18年就通过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的科学成果鉴定会,经专家组鉴定,该项目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POZD材料可用于人防工程建设和加固改造,提高人防工程防护能力,被列入人防产品目录。制定的《人民防空工程POZD复合材料防护装备选用图集(试行)》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POZD复合材料防护装备选用图集》(试行)已通过国家人防行业标准。
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拥有专家、教授等科研技术人员70余人,同时与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共同致力于材料性能研究和应用。
企业坚定自主技术之路不动摇,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相继攻克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一系列工艺技术难关,掌握了POZD材料制造的“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外在此领域的垄断,将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已获国家专利证书共4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注册商标42个。
“我们研发生产的POZD复合新材料通过多家权威机构检验测试认证,具有超强抗爆、加固防水、防腐耐磨、高附着力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大范围的应用于国防军工项目抗爆、石化控制室抗爆改造、LNG储罐防腐、化工储罐、管道内(外)防腐、中核核电站、海洋设施防腐以及建筑加固防水等领域。”王永胜又说,“应用这种新材料还能减少钢材等防护材料的使用量,在提高防护效能的情况下大幅压缩成本。经测算,涂装POZD材料的防护门能节约钢材40%。”
日前,上海市既有人防门改造试点使用POZD材料后,首次使用新研发的POZD新型抗爆弹材料涂装人防门,评价是国内目前同种类型的产品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产品,逐步提升了人防工程战时防护效能和平时为民服务功能,入围上海国防动员“十佳精品人防工程”。
企业在加速生产POZD新材料的同时,又开发出新型人防门、智能LED灯等新产品。目前,企业用工100多人,产品供不应求。
一家企业能够在一地长大,是政府精心营造的生态系统,为企业生长提供“营养剂”。南村镇是国家特色镇、国家重点镇,产业链相对完整,发展的潜在能力无限,创新创业环境优良。政府搭平台、优生态,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强化土地、政策等要素保障,切实打造创业创新活力强、投资环境好、服务效率高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政府秉持项目为王理念,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不仅提供土地,还帮忙办理各项手续,积极帮助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扶持项目,争取技改补助等奖励,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公司发展加速跑,项目成功运营背后,都有当地政府服务的身影,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王永胜如实说,“政府贴心服务如影随形,为企业提信心、送政策,纾困解难,使企业快速地发展壮大。”
目前,南村镇正在高标准建设临空经济区,打造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创造全新生态环境。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研试验不断突破,生产设施逐渐完备,企业持续扩大产能,推进研发技术和产品创新,产值将达到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