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加快构建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体系
(记者 刘晗旭)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的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公路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1月23日,交通运输部举行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出席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构建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体系”有关情况。
公路设施网络逐渐完备。截至202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535万公里,十年增长1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京沪、京港澳、沈海、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分段实施扩容升级,国家高速公路六车道以上路段增加1.84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占比、铺装路面占比达到80%和99%,较十年前分别提高约10%和13%,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大工程建设举世瞩目。近年来,公路建设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了一批标志性的重点项目。以京雄高速、津石高速等为主骨架的雄安新区“四纵四横”对外骨干路网基本形成。由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港珠澳大桥投入运营,南京五桥、芜湖二桥、武汉青山大桥等十余座跨越长江的通道相继建成,中俄合作建设的黑河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全长超2500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不断打造公路重大工程新标杆。
新理念引领取得新成效。“十年来,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组织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打造了30余个试点示范工程,推动绿色公路可持续发展。”郭胜介绍道。在公路建设方面,交通运输部不仅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为切入点,推动新改建智慧公路超3500公里,还扩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范围,加强公路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提升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建设技术迈上新台阶。经过多年攻坚克难,公路建设突破了一系列工程技术瓶颈。例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项目攻克了大尺寸沉管隧道建造、运输、沉放等关键技术;秦岭天台山隧道、天山胜利隧道等在超长山岭隧道设计、施工等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大型TBM、超高强度钢丝等国产标志性材料装备经受了实践考验。十年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由88本增加到158本,形成完备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
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们积极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着力清理规范各类保证金,减轻企业负担,积极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郭胜说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交通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助企纾困、完善信用评估、提升综合效能,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将聚焦联网、补网、强链,突出安全便捷、经济高效、融合创新、智慧绿色、包容韧性,努力构建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郭胜说道。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度的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AI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AI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不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转也离不开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随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商运,我国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AI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4月12日,由该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已完成15次重复试验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我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纪录,为后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基础。
目前发现的最早实物是战国中晚期的楚简,其后的秦汉魏晋简牍均有大量出土。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的郭店楚简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典籍”,它的问世曾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郭店楚简的研究热潮。
冯养坚说,为了让新款手电筒的照明性能达到最优,他们专门组建了产品研制小组,专攻电路结构设计中的难点,“不做到最好誓不罢休”。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广东深圳是创新之城。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深圳还有一块金字招牌——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
3月11日,大连石墨谷碳材料产业新城项目开工活动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举行,奏响金普新区的“春日奋进曲”;3月28日,金普新区举办一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建徽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海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中国湖泊营养水平历史数据集,时间跨度为1850年至今,由此揭示了我国湖泊营养演变历史,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既遵循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契合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不仅意味着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更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时代特征。
你见过穿上身就能发光发电的纤维吗?记者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制的合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标准物质,日前正式获批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这两种标准物质的量值完全覆盖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范围,
一项近期发表在美国《细胞宿主与寄生体》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饮食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生长的影响比研究人员之前认为的要小,年龄起着更重要作用。
英国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说,大多数哮喘发作症状是由支气管收缩引起的,这种机械收缩使气道内的大量上皮细胞被挤出,因此导致气道屏障受损。